“與我國科技創新小步快跑相比,我國科學普及工作進展緩慢,存在部門間協調機制不足、投入不夠、科普平臺功能拓展不足和成熟產品較少、傳播形式與大眾需要存在距離等問題。農業科普也亟需加大工作力度。”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靜說。
王靜委員建議:一是形成多部門參與的農業大科普格局。建立從農田到餐桌的大農業科普思路,把前沿科技科普到農田,生產保證措施也要反映到餐桌。二是不斷拓寬科普渠道。采取生產示范、集中培訓、現場指導等方式把先進科技傳播給農民,組織市民參觀農場田園、農產品加工場地,使種植過程可看,農產品可摘,增強公眾對農業科技的感性認識。三是不斷創新科普產品。充分利用大數據,針對農業科普對象實行精準分類,分析調查各類人群在不同科普方面的具體需求和偏好,了解公眾關心的農業科普熱點事件,及時制定科普服務方案,有效調動相關的科普資源,使科普服務內容符合公眾的真正需要,達到科普內容精確定位,滿足受眾人群所需。